11月11日,广东工业大学林展教授应邀在材料楼4B212会议室为广大师生作了《高容量无钴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生益科技材料创新讲坛学术报告。报告会由太阳集团tyc151新能源材料系主任党海峰副教授主持,材料类专任老师、博士后及部分员工参加。

林展教授在报告中指出,正极体系中高比能层状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具有非常高的理论比容量(>250 mAh/g和高截止电压(2.0-4.8V),能够有效满足规划中对动力电池高比能量密度的需求,有可能成为下一代高能量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针对层状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商业化进程一直受阻于严重的电压和容量衰减问题,林展课题组通过设计表面多相集成技术抑制富锂正极界面副反应,从而提升材料长循环性能,并提出“二合一表面多相集成/体相掺杂策略”,有效稳固了高倍率下富锂正极界面性能,获得1C充放电倍率下500次循环后85%的容量保持率,开辟了富锂正极材料修饰改性新思路。林教授重点阐述双重修饰策略对富锂锰基正极材料性能改进的重要作用,为下一代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构建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林展教授简介:博士生导师,高层次引进人才,博士毕业于美国北卡州立大学,博士毕业后分别在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与加州绕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为广东工业大学电化学纳米能源工程实验室负责人(主页:www.eneelab.com),长期在新能源领域特别是能量存储与转化领域从事材料制备及应用基础研究,在新型储能及催化材料领域取得了系列创新性成果。迄今为止,共发表SCI学术论文120余篇,其中在影响因子大于10的学术期刊上发表了50多篇论文,包括Nat.Energy,Chem Rev.,Energy Environ.Sci.,Nat.Commun.Angew.Chem.Int.Ed.,Adv.Mater等,申请美国及中国专利多项并出版数章节中英文著作,研究成果被世界上30多个国家与地区SCI引用高达10000次,H-index=44。
(撰稿:李琪, 一审:党海峰, 二审:杨壮鹏, 三审: 君光)